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2021年02月05日
“我们都统一佩戴绶带上岗,引导群众扫健康码排队,对办事的老年人及行动不便人员等,主动提供贴心服务。”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焦浩琛一边解答办事群众的询问,一边对记者说。
自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政务服务局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文明实践+政务服务”新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良好效果被办事群众的点赞声所印证。
构建整合化平台。按照整合共建、融通共享的思路,赛罕区政务服务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智慧赛罕指挥中心、赛罕区综合展览馆等进行叠加整合为文明实践基地。发挥文明实践基地统筹整合、指挥调度的作用,建立打通机制,整合阵地资源,重点囊括政务服务、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志愿服务等功能。
组建志愿服务队伍。赛罕区政务服务局将呼和浩特志愿者联合会大学生公益团纳入志愿服务专项队伍,成立特色志愿服务队,并利用高等院校等力量建设“志愿者服务联盟”,让更多群体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开展精准化服务。赛罕区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文明实践+政务服务”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在大厅一楼总咨询台建有志愿服务站点,设置明显的志愿服务站点标识,提供残疾人轮椅、医药箱等设施设备,常态化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对于高年级在校大学生志愿者,‘赛罕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学生定点服务项目’可以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文明实践基本知识和志愿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指导,让他们从社会实践中提高就业技能与能力。”赛罕区政务服务局局长边毓杉告诉记者,下一步,赛罕区将继续健全机制、发挥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服务方式,把综合窗口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服务内涵、水平和实效,为持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出新贡献。(记者 刘军 通讯员 刘士瑒)